

新零售趨勢下,流量從何而來?
現如今,新零售商業模式興起,搶占了傳統電商和傳統零售市場的“蛋糕”;市場競爭日益激烈,于傳統電商而言,流量增長日益乏力,純電商時代將很快結束。那么,在流量越來越難獲取,成本越來越貴的市場競爭中,線上電商怎樣才可以獲得流量?線下實體店又該如何吸引消費者購物?線上線下要怎么打通并融合到一起,實現全渠道模式?本文將對新零售變革下流量的來源進行探索分析。
一、跨平臺融合,用數據經營消費者,重構“人”與“貨”
線上紅利難增長,零售流量難引入,單獨企業或品牌在平臺內部難以形成突破,于是跨平臺合作成為新的方向。通過跨平臺強強結合,發揮各自優勢,擴大流量的來源,豐富品牌推廣渠道,達成雙贏局面。
比如,沃爾瑪與谷歌合作推出語音購物服務。沃爾瑪的消費人群可以將自己的沃爾瑪賬號與Google Express連接在一起,然后在Google Express平臺上直接購物,也可以通過Google Home支持的語音指令發出訂單。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,谷歌擁有龐大的流量,利于給沃爾瑪引流,同時谷歌在連接用戶購物歷史后,能針對用戶的行為數據進行人群畫像,助力沃爾瑪優化產品、推廣策略,提高復購率。在這個平臺下,沃爾瑪用自己的“貨”,結合谷歌龐大的“人流量”和強大技術,提升用戶消費體驗以及購買頻次,幫助其更有效的搶占市場份額;當然對谷歌而言,不僅能從沃爾瑪每筆訂單中抽成,還能順勢向沃爾瑪的消費群體推廣谷歌產品(如Google Home),獲得品牌產品的口碑宣傳。跨平臺合作不僅僅局限于品牌商家之間的合作,數據的共享、打通也是重中之重,所以對商家來說,跟“數據”合作能促成很好的營銷效果。
品牌商家可以通過和“數據銀行”合作,將線下數據導入到線上,建立“品牌/行業私有數據銀行”,構建一套新的標簽體系,如母嬰行業的孕產、寶寶年齡、品牌用戶與否……等標簽,幫助品牌更好的認知洞察母嬰細分人群,以及消費者在認知-興趣-購買-忠誠的全鏈路上的狀態和變化,并了解不同階段母嬰人群與品牌的關系。在這樣的過程中,品牌在購買路徑(認知-興趣-購買-忠誠)這一鏈路的初期,也就是媽媽備孕/懷孕初期,就找到該人群,并對應不同階段的消費者進行有針對性的營銷觸達,提高人群在整個鏈路上的轉化。其實,對于每個階段的目標消費者,都應該進行個性化觸達,這樣能幫助品牌實現流量疊加,加大消費者在全鏈路上各個環節(認知、興趣、購買到忠誠)的轉化率。
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,一個企業或品牌單打獨斗的方式很容易被淘汰;同時消費者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,對產品的需求不僅僅滿足于基本功能上,也期望體現一種生活方式或個人價值、品味等。跨平臺合作最大的益處是,讓多種不同的元素相互滲透融合,使得營銷過程在更多的渠道里資源共享,滿足消費者的多元需求,開拓出更有發展空間的市場。在新零售背景下,跨平臺開放合作利于品牌增加流量來源,擴大市場,達到曝光加大、收益增加的目的。
二、消費場景創新——新穎便捷的購物場景、購物體驗吸引消費者
時代在改變,人們的消費觀也在逐漸改變,價格消費時代正在逐步向價值消費時代轉型;如今吸引消費者已經不能單純的依靠低價促銷,還需要有自身的特色亮點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。新零售變革下,給消費者提供新穎、便捷的購物場景是一種不錯的引流方式。
阿里巴巴的“無人商店TAOCAFE”就給消費者提供了“即買即走”的購物環境,消費者進店前通過“支付寶實名認證”識別,進店后店內商品貨架與普通實體店沒什么兩樣,但唯一不同的是店內沒有收銀臺,消費者選好商品后就可以帶著東西直接離店而去。對于普通實體店來說,這是很神奇的一幕,支付環節是如何進行的呢?其實在無人商店出口處有電子掃描隧道,當消費者穿過這條隧道時,智能掃描系統能識別出消費者的支付寶身份和選購的商品,然后連接到支付寶完成扣款。
在這樣的購物場景下,消費者不用再排長隊等候結賬,節省不少時間。很多人在選購時可能不會在意時間長短,但在結賬時看到漫漫長隊,購物時的愉快心情會急轉直下,雖然不想等待卻又迫不得已,遇到有急事或急性子的消費者,可能會放棄選好的商品,空手離去,這就導致在最后環節上造成消費者流失,前功盡棄。而無人商店在這方面為消費者省去了排隊等候的時間,給消費者提供了便利,也提高了店鋪的效率,更能吸引消費者進店消費。
除無人商超的場景外,AR試妝、虛擬試衣鏡、VR互動場景等智慧門店的場景,也同樣是消費場景的創新,對傳統行業而言,都具有新穎、新奇的特點,能吸引消費者注意力,讓消費者駐足停留。從消費者心理來說,試妝/裝對女性購買有很大的決策作用,虛擬試妝/裝解決了卸妝、試衣間排隊等候等問題,還能提供個性化的商品推薦,滿足了消費者試裝、自拍需求,給消費者提供購物之外的附加體驗,這種簡易快捷又新鮮有個性的體驗模式,讓產品和服務更貼合消費者心意,增加消費者逗留時間,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,有利于提升轉化。商家同時還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從大屏、刷臉、掃碼支付等收集處理數據,洞察消費者行為及購買偏好,進而更精準高效地圈定目標消費人群,做到更精準的營銷。
時下比較熱門的零售業態——快閃店,也是一種吸引眼球的營銷手段,它擁有自帶個性加持的營銷模式,在線下以存在時間短、地點自由、形式多樣的店鋪形式出現,通常不以銷售為目的,重點在于宣傳品牌、消費者試水。外賣平臺餓了么曾經連續4個月推出快閃店,以每月一次主題快閃店的策略對品牌進行宣傳升級,吸引大量消費者的注意力。
快閃店新穎的形式能很好的吸引消費者眼球,它有著線上商城和線下門店不具備的獨特又新穎的購物場景,以及“過時不候”特立獨行的“瀟灑”,直擊消費者追求個性的心理,因而能在短時間內吸引大量的消費者進店體驗、消費,并形成口碑宣傳,連帶消費。此外,快閃店沒有商家和房地產商的長期關系限制,可以避免線下門店租金高的問題。因此,快閃店也不失為一種線下場景營銷的手段。
場景營銷是一種體驗式營銷,有時候產品的體驗還不足以令消費者為之買單,而在產品體驗的基礎上增加一個舒適有新意的場景,用氛圍來烘托,打動消費者內心,觸發消費者的購買欲,促使消費者順理成章的買下產品。創新的消費場景更能吸引消費者,增加逗留時間,有利于提升轉化。
三、營銷模式創新——線上線下全方位打通,雙向導流
今天的消費者購買行為大多是兩棲的,即在線上、線下都會進行購買。新零售的核心也正是要達到線上線下的融合,線上、線下各自單槍匹馬獨立前進是難以支撐的,因此,需要打通線上線下,同步推進。
盒馬鮮生采用全數字化會員店,支付寶支付模式,消費者可以在手機APP下單,也可以到店購買商品,并且盒馬鮮生還配備了快速配送,門店附近3公里范圍內30分鐘送貨上門,給消費者自由選擇的空間,也提供了便捷的購物環境和體驗,這是“人”、“貨”、“場”結合在一起的立體營銷。
最近咖啡圈的“藍綠大戰”,瑞幸咖啡(luckin coffee)以一種崛起的方式進入消費者視線中,這與瑞幸咖啡多渠道、全方位營銷不無關系。在廣告投放上,瑞幸在線下以分眾為主,覆蓋寫字樓和社區;線上以微信LBS精準定位為主,開設新店即投放;除此以外,還有朋友圈、微博、QQ空間等社交圈里自行轉發出現的瑞幸小藍杯,也成為其推廣宣傳的一大助力。而在廣告投放以外,瑞幸采取注冊贈送、邀請贈送、強制APP內下單等多種方式拉新,并推廣其APP,在短期內大量引流。
瑞幸在5月31日前可試營業525家門店,這些門店分為旗艦店、悠享店、快取店、外賣廚房店四種,前兩種主要布局在商圈和寫字樓,以打造社交空間為主,后兩者則大范圍分布,主要為方便配送;這些類型店鋪囊括了多種消費場景,對商務消費、社交消費、家庭和個人消費均有涉及,基本覆蓋了新零售的“終端服務類型”,實現了“人貨場”的三位一體。瑞幸咖啡這種線上流量(APP)和線下終端(門店)的全方位強勢營銷,使得其在試營業服務期間用戶超過130萬,達到了短期爆發的效果。
線上線下融合,給消費者更寬廣的購物平臺,更多的選擇空間,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。在融合線上線下方面,商家可以打造線上商城、網上旗艦店等線上平臺,同時在線下也與線上同步推出產品,讓消費者可以選擇在線上購買,也可以選擇線下試穿試用再購買;并且可以在線下安裝iPad觸摸屏,使消費者可以在iPad觸摸屏上查看產品的更多款式和信息,如果店內的產品缺貨,那么在iPad上可以直接跳轉到線上商城,為消費者在線上找到產品,這樣可以減少線下實體店因為缺貨、斷碼等問題帶來的流量與銷售損失,還可以為線上引流。同時再配備智能物流,提高物流運行效率,降低物流成本,創新運營模式,提升用戶體驗,最終促進消費者轉化,增加用戶黏性。
總結:新零售是企業以互聯網為依托,通過運用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,對商品的生成、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,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,并對線上服務、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。
簡單來說,即線上+線下+智能物流。
十年以后純電商會很艱難,線下零售也會很艱難,所以新零售實際上要把線上線下物流整合一起思考,以后的零售不是思考怎么賣東西,而是學會怎么服務好你的客戶。從賣東西走向服務別人,是巨大的變革。

從純電商到新零售,產業變革的同時,消費者也將從新零售中享受更高效的服務、更優質的產品,因此,注重效率和消費者體驗的商家,才能吸引更多的流量,才能在新零售變革下巋然挺立。